心脏不适的表现可能由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包炎、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具体症状需结合临床检查判断。
1、心悸:自觉心跳沉重或节律异常,可能伴随出汗、乏力。生理性心悸多与情绪激动、咖啡因摄入有关,安静休息后可缓解;病理性心悸可能与甲亢、贫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心慌、胸闷等症状。建议避免刺激性饮品,定期监测心率。
2、胸痛:心源性疼痛常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感并向左肩放射。典型心绞痛由劳累诱发,休息后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需立即就医。非心源性胸痛可能源于胃食管反流或肋软骨炎。
3、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的气促可能提示左心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典型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的呼吸困难多与活动相关。日常需控制液体摄入量,记录血氧饱和度变化。
4、水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常见于右心衰,晨轻暮重,可能伴随颈静脉怒张。肾源性水肿多从眼睑开始,肝源性水肿常伴腹水。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测量体重波动。
5、晕厥:心源性晕厥突发突止,可能由严重心律失常或主动脉瓣狭窄引起。排尿性晕厥等反射性晕厥多有明确诱因。发作后需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日常应注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突然的剧烈活动。监测血压和脉搏变化,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出现持续胸痛、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呼叫急救,慢性症状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和BNP指标。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对心脏负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