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如何确定是不是肝吸虫病

2025-05-12

172次浏览

肝吸虫病的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典型症状包括右上腹隐痛、腹泻、消化不良,若近期食用过未煮熟的淡水鱼虾且生活在疫区,需高度警惕。

一、典型临床表现:

肝吸虫感染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寄生虫在胆管内繁殖,会出现持续性右上腹胀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伴随低热、乏力等全身反应,重度感染者可能出现黄疸、肝区叩击痛,长期未治疗可导致胆管炎、肝硬化等并发症。

二、流行病学调查:

疫区接触史是重要诊断依据,包括近期食用过生鱼片、醉虾等未彻底加热的淡水鱼虾,或接触过被虫卵污染的水源。广东、广西等南方水域地区为国内主要流行区,有相关饮食史者应主动告知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发现肝吸虫卵是确诊金标准,需连续3天取样提高检出率。血清学检测可辅助诊断,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影像学检查中,B超可见胆管壁增厚、肝内胆管扩张,CT能显示胆管树状低密度影。

预防肝吸虫病需避免生食淡水鱼虾,烹饪时确保中心温度达90℃以上并持续15秒。疫区居民应定期筛查,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吡喹酮等驱虫药物,治疗期间保持低脂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肝细胞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减轻肝脏负担。康复后每半年复查肝功能及粪便虫卵,防止重复感染。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