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痔疮

2025-05-11

221次浏览

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典型症状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痔疮,如排便出血、肛门肿物脱出或瘙痒疼痛等。

一、典型症状自查:

痔疮常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内痔可能导致排便时肿物脱出肛门,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或持续外翻。外痔常伴肛门周围瘙痒、灼痛,尤其在久坐或排便后加重。若出现血栓性外痔,肛门边缘会出现突发紫硬结节,伴随剧烈疼痛。

二、体征观察与鉴别:

肛门镜检查是确诊痔疮的金标准,但居家可通过触摸初步判断。清洁双手后轻触肛周,外痔可触及柔软团块,内痔脱出时呈暗红色黏膜隆起。需与肛裂鉴别,后者排便时呈刀割样疼痛且出血量少;直肠息肉出血常混于粪便中,儿童多见;直肠癌出血多呈暗红色并伴排便习惯改变。

三、高危因素评估:

长期便秘或腹泻、妊娠期腹压增高、久坐久站职业均为痔疮诱发因素。肥胖人群因腹腔压力大易发病,长期饮酒及嗜辣者肛门血管扩张风险增高。老年人结缔组织退化、糖尿病患者血管脆性增加也属易感人群。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增加全谷物及果蔬摄入预防便秘。避免如厕时久蹲,每次排便控制在5分钟内。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每组收缩肛门10秒后放松,重复20次。急性期可用温水坐浴缓解疼痛,水温40℃左右,每次15分钟。若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或出血量大,需及时至肛肠科进行肛门指诊或肠镜检查。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