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和肩膀交接处疼痛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缓解、功能锻炼、姿势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疼痛通常由肌肉劳损、肩周炎、颈椎病、肌腱炎、肩袖损伤等原因引起。
1、热敷理疗:
局部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使用40℃左右热毛巾每日敷患处2-3次,每次15分钟。急性期肿胀时可改用冰敷,慢性期配合红外线照射或超声波治疗更佳。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慎用高温理疗。
2、药物缓解: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减轻炎症反应,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适用于痉挛性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等弱阿片类药物。外用扶他林乳膏或氟比洛芬凝胶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功能锻炼:
钟摆运动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身体前倾,健侧手扶桌,患肢自然下垂做顺时针/逆时针画圈。爬墙训练时面对墙壁手指交替上移。拉力带训练能增强肩袖肌群力量。锻炼需循序渐进,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
4、姿势调整:
避免长时间保持抬手姿势,电脑工作者建议肘关节保持90度。睡眠时患侧朝上,枕头高度以下巴微收为宜。背包选择双肩款式,单肩包重量不超过3公斤。司机群体需调整座椅使方向盘位于胸骨高度。
5、手术治疗:
肩袖全层撕裂需行关节镜下修补术,术后需佩戴肩外展支具6周。冻结肩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麻醉下手法松解。钙化性肌腱炎可选择体外冲击波治疗。术前需完善MRI检查明确损伤程度。
建议每日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油,减少精制糖摄入以控制炎症反应。游泳和太极拳有助于改善肩关节协调性,但急性期应暂停运动。办公族每小时应做1分钟肩部环绕运动,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夜间痛醒、关节活动受限,需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