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肝吸虫病是什么样子的

2025-04-29

15730次浏览

肝吸虫病可能由生食淡水鱼虾、接触污染水源、不良卫生习惯、华支睾吸虫感染、胆道系统损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粪便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测、驱虫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诊断治疗。

1、生食鱼虾:

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淡水鱼虾是主要感染途径。华支睾吸虫囊蚴寄生在鱼虾肌肉中,进入人体后发育为成虫。建议避免生食醉虾、鱼生等食物,烹饪时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持续1分钟。

2、水源污染:

接触含虫卵的河水或井水可能经皮肤感染。虫卵通过粪便污染水源,在螺类体内发育为尾蚴。使用过滤消毒的饮用水,避免在疫区水域游泳、洗衣可降低风险。

3、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未洗手可能造成粪口传播。虫卵通过污染的手部进入消化道。建立洗手消毒习惯,处理生鲜食材后需用肥皂彻底清洁双手至少20秒。

4、寄生虫感染:

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可能与胆管上皮增生、门静脉高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脂肪泻等症状。吡喹酮、阿苯达唑、三氯苯达唑等药物可有效驱虫。

5、胆道损伤:

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胆管炎、胆石症,与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发热等症状。内镜下取石、胆管引流术等手术可解除梗阻。

日常饮食建议增加南瓜子、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辅助胆管修复,适度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促进代谢。出现持续腹痛、陶土样大便需及时就医,疫区居民应每年进行粪便寄生虫筛查。注意砧板刀具生熟分开,冷冻鱼虾需在-20℃保存7天以上才能生食。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