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适合听力损失影响日常交流的人群,主要有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及单侧听力下降者。
1、传导性耳聋:
外耳或中耳病变导致声音传导障碍,常见于中耳炎、耳道闭锁或鼓膜穿孔。这类患者佩戴助听器可有效放大声音信号,改善听力。若伴随反复耳流脓或眩晕,需先进行耳科治疗。
2、感音神经性耳聋:
内耳毛细胞或听神经损伤引起,多由噪声暴露、药物毒性或突发性耳聋导致。助听器能补偿高频听力损失,对言语识别率尚可者效果显著。若伴有耳鸣或平衡障碍,需结合听觉康复训练。
3、混合性耳聋:
同时存在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见于慢性中耳炎合并内耳损伤。需选择具备方向性麦克风功能的助听器,并根据听力曲线定制补偿方案。伴随耳闷胀感时需排除梅尼埃病。
4、老年性耳聋:
年龄相关的双耳对称性听力下降,多表现为高频音识别困难。数字助听器可自动降噪并增强言语频率,建议选择操作简便的耳背式机型。合并认知障碍者需家属参与调试。
5、单侧听力下降:
一侧听力完全丧失或极重度损失,可通过CROS助听器将对侧声音传导至健耳。适用于听神经瘤术后或先天性单侧聋,能改善声源定位能力。若伴有面部麻木需排查听神经瘤复发。
佩戴助听器后需定期清洁耳道并复查听力,避免耳道感染。日常可进行唇读训练增强交流能力,嘈杂环境建议使用指向性麦克风附件。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适度运动促进内耳微循环。初次适应期可能出现耳部不适,需循序渐进增加佩戴时长,建议每3个月到专业机构进行助听器性能检测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