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规律排便、局部用药、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痔疮通常由久坐久站、低纤维饮食、长期便秘、妊娠腹压增高、静脉曲张等因素引起。
1、温水坐浴:每日用40℃左右温水浸泡肛门10-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配合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注意水位需漫过肛周皮肤。坐浴后保持患处干燥,避免穿紧身裤摩擦。
2、调整饮食:增加芹菜、燕麦、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ml。限制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摄入。
3、规律排便:建立固定排便时间,如晨起后或餐后2小时内。排便时避免久蹲用力,每次控制在5分钟内。便秘者可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4、局部用药:外用药可选择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使用前需清洁肛周,栓剂需完全塞入直肠。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
5、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血栓外痔剥离术。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
痔疮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建议选择慢跑、游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肛门的运动。穿着纯棉透气内裤,排便后可用婴儿湿巾清洁。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肛门脱出物无法回纳,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