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毛囊炎可就诊皮肤科,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口服药物、光疗或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内分泌失调或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皮肤科就诊:头皮毛囊炎属于皮肤感染性疾病,皮肤科医生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典型表现为红色丘疹伴脓头、局部压痛,严重者可形成疖肿。需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疾病鉴别。
功能主治:用于头皮糠疹(头皮屑)、局部性花斑癣、脂溢性皮炎。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花斑癣,每日1次,连用5日;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糠疹,每周2次,连用2-4周。将本品适量涂于皮肤或已润湿的头发上,搓揉3-5分钟后,用水洗净。
2、局部消毒处理:每日使用碘伏或氯己定溶液消毒患处,保持头皮清洁。避免抓挠或挤压脓疱,防止感染扩散。炎症初期可冷敷缓解疼痛,化脓期需由医生进行专业清创。
3、外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毛囊炎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凝胶。真菌性感染需使用酮康唑洗剂或特比萘芬乳膏。顽固病例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4、系统药物治疗:广泛性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多西环素或伊曲康唑等药物。伴有发热或淋巴结肿大者需静脉输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HIV感染者需调整抗病毒方案。
5、物理治疗辅助:反复发作病例可采用窄谱UVB光疗抑制炎症。已形成脓肿者需手术切开引流,术后每日换药。瘢痕体质患者可注射糖皮质激素软化增生组织。
日常需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洗发产品,避免染发剂接触头皮。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锌元素。保持规律作息,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或伴随发热、头痛需复诊排除颅内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