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肝细胞性黄疸的症状

2025-04-05

104次浏览

肝细胞性黄疸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肝癌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等症状。

1、皮肤黄染:

肝细胞损伤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使皮肤呈现柠檬黄色至橙黄色。区别于溶血性黄疸的浅柠檬色,肝细胞性黄疸的黄色更深且可能伴有皮肤瘙痒。观察部位以巩膜、面部及手掌为主,按压后黄色不退。

2、尿色加深:

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时,尿胆原经肾脏排泄增加,尿液呈现浓茶色或酱油色。颜色深浅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可先于皮肤黄染出现。需与血尿鉴别,肝性黄疸尿液震荡后无泡沫增多现象。

3、消化道症状:

肝功能受损影响胆汁分泌,患者常出现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不良表现。门静脉高压时可能伴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现黑便或呕血。症状程度与肝细胞坏死范围相关。

4、全身性表现:

肝细胞合成功能减退导致白蛋白降低,可能出现双下肢水肿或腹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易引发牙龈出血、鼻衄。慢性患者可见蜘蛛痣、肝掌等雌激素代谢异常体征。

5、原发病特征:

病毒性肝炎多伴低热、关节痛;酒精性肝病常见肝肿大压痛;肝癌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右上腹包块。急性肝衰竭时会出现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表现。

建议每日摄入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豆腐,限制动物脂肪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皮肤黄染持续加重、意识改变或呕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肝硬化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