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可通过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检查手段、治疗方式和预后差异进行区分。前列腺增生多与年龄增长相关,前列腺炎常由感染或炎症引发。
1、发病机制:
前列腺增生属于良性组织增生,与雄激素水平及年龄增长密切相关,腺体体积增大会压迫尿道。前列腺炎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细菌性多由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非细菌性可能与盆底肌肉痉挛或免疫异常相关。
2、症状表现:
前列腺增生以排尿障碍为主,表现为尿频、夜尿增多、尿线变细及排尿费力。前列腺炎常见下腹或会阴部疼痛,可能伴随尿急、尿痛及发热,慢性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
3、检查手段:
前列腺增生通过直肠指检可触及腺体增大且表面光滑,超声显示前列腺体积增大但回声均匀。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触痛明显,前列腺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
4、治疗方式:
前列腺增生轻症可采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药物,重症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细菌性前列腺炎需用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慢性患者可配合α受体阻滞剂和物理治疗。
5、预后差异:
前列腺增生属于进行性疾病,药物可控制症状但无法逆转增生,手术效果显著。急性前列腺炎经规范治疗多可痊愈,慢性患者易复发,需长期管理生活方式。
日常需避免久坐和辛辣饮食,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急性期限制性生活,保持规律排尿习惯。定期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指标,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出现血尿、尿潴留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