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可能由机械性创伤、运动意外、交通事故、暴力冲突、口腔治疗操作等原因引起,表现为黏膜破损、皮下出血、组织肿胀、疼痛或功能障碍等症状。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尖锐物体刺伤或硬物撞击可导致口腔黏膜撕裂或挫伤。损伤区域常见于唇部、舌体或颊黏膜,伴随局部渗血和灼痛感。轻微损伤可通过冷敷减轻肿胀,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清洁。
球类运动或跌倒可能造成牙龈撕裂或颏部皮下血肿。损伤部位呈现紫红色瘀斑,触诊有波动感。建议立即停止运动,采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48小时内间断冰敷。
面部撞击方向盘或安全气囊可引发复合性软组织损伤。特征为多发性擦伤伴深层肌肉挫伤,可能出现张口受限。需急诊排除颌骨骨折,清创后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拳击或利器砍伤易导致贯通性创口,常见于唇颊交界处。伤口边缘不规则且污染严重,可能伴随腮腺导管损伤。需手术清创并分层缝合,术后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牙科钻头滑脱或拔牙器械使用不当会造成邻近组织损伤。表现为术区周围黏膜下血肿或局部坏死。采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配合糜蛋白酶局部湿敷消除水肿。
日常护理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选择软质饮食如鸡蛋羹、南瓜粥。恢复期进行面部肌肉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伤口愈合前禁止剧烈运动。出现持续出血、化脓或感觉异常需及时复诊,严重损伤需联合康复科进行张口训练和瘢痕松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