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伴侣同治、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症状监测等方式治疗。淋病通常由淋球菌感染、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侣、免疫力低下、黏膜损伤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淋球菌感染需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治疗周期通常为7-14天,耐药菌株需延长疗程至21天。完成全程用药后需进行病原学复查。
2、伴侣同治:确诊患者的所有性伴侣需同步接受筛查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建议治疗期间暂停性行为,直至双方复查结果为阴性。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盆腔炎或不孕症。
3、避免性接触:急性期禁止任何形式的性接触,防止病原体扩散。治愈后需坚持使用避孕套,降低复发风险。合并HIV感染时需延长隔离期至3个月。
4、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第7天、14天需进行尿道/宫颈分泌物涂片复查。持续阳性者需做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方案。三个月内建议每月进行核酸检测。
5、症状监测:治疗期间观察尿道分泌物、排尿疼痛等症状变化。出现持续发热、关节痛需警惕播散性感染。合并睾丸肿胀或下腹痛应立即就医。
治愈后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三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贴身衣物需煮沸消毒,避免共用浴巾等个人物品。淋病治愈后仍可能再次感染,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性病筛查,尤其是有新性伴侣或高风险行为后。出现尿道刺痒、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