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产后尿潴留是什么意思

2025-05-23

109次浏览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分娩后6-8小时内无法自主排尿或膀胱残余尿量超过150毫升的现象,主要由分娩损伤、麻醉影响、心理因素、泌尿系统感染及子宫压迫等因素引起。

1、分娩损伤:

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头通过产道可能造成膀胱颈及尿道周围组织水肿或神经暂时性损伤。尤其是第二产程延长或器械助产时,盆底肌肉和膀胱神经丛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逼尿肌收缩无力。轻度损伤可通过热敷会阴部缓解,严重者需留置导尿管2-3天。

2、麻醉影响:

椎管内麻醉如硬膜外麻醉会暂时抑制骶神经反射弧,降低膀胱感觉和收缩功能。约30%的产妇在麻醉消退后6小时内出现排尿困难。建议麻醉后定期进行膀胱容量监测,尿量超过500毫升需诱导排尿。

3、心理因素:

会阴切口疼痛或产后焦虑可能导致排尿抑制反射。约25%的初产妇因恐惧疼痛而主动抑制尿意。可通过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等条件反射刺激,配合心理疏导缓解症状。

4、泌尿系统感染:

产后抵抗力下降易引发尿道炎或膀胱炎,炎症刺激导致排尿疼痛和尿潴留。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和发热症状。确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治疗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同时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

5、子宫压迫:

产后子宫未完全复旧时,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膀胱三角区。多发于子宫收缩不良或胎盘残留的产妇,常伴随阴道出血增多。需进行子宫按摩促进收缩,必要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

产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分娩后2小时内尝试首次排尿,采取蹲位或半蹲位姿势。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每日3组每组10次收缩。会阴侧切者可用0.05%聚维酮碘溶液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出现排尿灼热感或发热需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肾盂肾炎。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