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溃疡是否具有传染性需根据具体病因判断,感染性溃疡可能通过性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非感染性溃疡则无传染风险。
由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HSV-2或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的溃疡具有强传染性。梅毒硬下疳、生殖器疱疹溃疡及软下疳均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病灶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体。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期间禁止性接触。
HSV-2导致的疱疹性溃疡传染性极强,即使结痂期仍可能通过病毒脱落传播。初次感染后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免疫力下降时复发。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抑制发作,但无法彻底清除病毒。
淋球菌或衣原体合并感染可能引发化脓性溃疡,通过黏膜接触传播。需进行细菌培养确诊,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可有效治疗。患者内衣需单独高温消毒,避免共用浴巾等物品。
白塞病等非感染性溃疡无传染性,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外阴溃疡。病理检查可见血管炎性改变,需使用沙利度胺、秋水仙碱调节免疫。此类溃疡与遗传因素相关,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过敏或外伤导致的溃疡属于局部组织损伤,不涉及病原体传播。去除刺激源后使用康复新液湿敷,配合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日常选择纯棉内衣,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清洗外阴。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是预防溃疡的基础措施,建议每日清水清洗并更换透气内裤。急性期可局部冷敷缓解疼痛,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出现溃疡后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性传播疾病患者需完整记录性伴侣信息以便追踪管理,伴侣双方完成治疗前需严格使用避孕套。非感染性溃疡患者需定期复查免疫指标,长期反复发作需排查系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