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可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无症状性前列腺炎三种类型。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病原体持续感染引起。患者表现为反复尿频尿急、会阴部胀痛,部分伴随精液带血。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尼等抗生素,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占临床病例90%以上,病因涉及盆底肌肉痉挛、尿液反流等因素。典型症状包括排尿灼热感、睾丸隐痛,但尿培养无致病菌。建议采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配合生物反馈治疗,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无症状性前列腺炎仅在体检时发现前列腺液白细胞异常,无主观不适。可能与既往感染遗留的免疫反应有关,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即可。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ml,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避免长时间骑车压迫会阴。饮食注意补充锌元素,可食用牡蛎、南瓜籽等食物。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出现血精、排尿困难时需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