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抑制剂类药物主要有奥利司他、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西格列汀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胃肠道的脂肪酶活性,减少脂肪分解吸收,适用于肥胖症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控制。

1、奥利司他
奥利司他是特异性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能与胃和胰脏的脂肪酶活性部位结合,使食物中的脂肪无法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该药主要用于肥胖症患者体重管理,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油性斑点、胃肠排气增多等。使用期间需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2、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内多糖分解为单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虽然主要作用于糖类代谢,但间接影响脂肪合成代谢。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引发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需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
3、米格列醇
米格列醇结构与阿卡波糖类似,可竞争性抑制小肠刷状缘的α-糖苷酶,降低餐后血糖波动。其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作用能减少脂肪堆积,常作为糖尿病辅助治疗药物。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可能引起暂时性胃肠不适。

4、伏格列波糖
伏格列波糖选择性抑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延缓双糖分解吸收。通过改善餐后高血糖状态间接调控脂代谢,适用于饮食控制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消胆胺等药物同服。
5、西格列汀
西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通过增加肠促胰岛素分泌改善血糖控制。虽然不直接抑制脂肪酶,但能减轻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中心性肥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头痛等,肾功能中度受损者需减量使用。

使用脂肪酶抑制剂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配合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体重、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出现严重腹痛或黄疸需立即就医。长期服药者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避免油炸食品摄入。糖尿病患者还需同步进行血糖监测,防止低血糖事件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