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根尖周炎需要拔牙吗

2025-04-29

15719次浏览

根尖周炎可通过根管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是否拔牙需根据感染程度决定。根尖周炎通常由龋齿未治疗、牙髓坏死、牙外伤、细菌感染、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1、根管治疗:

早期根尖周炎首选保留患牙的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牙髓、消毒根管并严密充填,消除根尖炎症。治疗成功率可达90%以上,需配合阿莫西林、甲硝唑、布洛芬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疼痛。

2、药物治疗:

急性期需药物辅助治疗,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克林霉素可抑制细菌繁殖,非甾体抗炎药如洛索洛芬钠缓解肿痛。药物治疗需结合口腔清洁,避免硬物刺激患牙。

3、手术干预:

慢性根尖囊肿或大面积骨质破坏时,需行根尖切除术或意向性再植术。通过显微手术刮除病变组织,保留牙根完整性,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4、拔牙指征:

牙根纵裂、严重吸收或无法修复的残根需拔除。拔牙后3个月可考虑种植修复,术前需拍摄CBCT评估骨量,避免邻牙移位影响咬合功能。

5、免疫调节:

反复发作的根尖周炎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建议检测维生素D水平,补充锌、硒等微量元素。日常使用含氟牙膏,每年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根尖周炎患者需避免咀嚼硬物,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次,选择软毛牙刷清洁患牙周围。饮食增加牛奶、三文鱼等富含钙质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若出现持续跳痛或面部肿胀,需24小时内就诊处理感染灶。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