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可通过盐酸坦索罗辛、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药物治疗,通常由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盆底肌松弛、糖尿病神经病变、妊娠子宫压迫等因素引起。
1、膀胱调节药:
盐酸坦索罗辛可松弛膀胱颈平滑肌,改善排尿阻力;托特罗定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减少尿意;索利那新作为M3受体拮抗剂能延长储尿间隔。这类药物需排除青光眼及严重胃肠梗阻病史。
2、抗感染治疗:
尿频可能与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尿路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灼痛、尿液浑浊。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磷霉素氨丁三醇适用于细菌性膀胱炎,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3、盆底康复:
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每组15次能增强盆底肌张力;阴道哑铃训练每周4次可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馈治疗需专业设备辅助,适合产后或更年期盆底肌松弛患者。
4、血糖控制:
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的膀胱感觉异常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二甲双胍、西格列汀、达格列净等降糖药可延缓神经损伤。伴随多饮多食症状时需排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体位调整:
妊娠期子宫压迫膀胱建议侧卧减少夜尿,每小时饮水量控制在100ml以内。子宫脱垂患者使用子宫托可减轻膀胱压迫,产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
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ml并分次摄入,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提肛运动配合腹式呼吸能增强控尿能力;蔓越莓汁可能预防细菌粘附尿路黏膜。持续性尿频伴血尿或发热需泌尿科尿动力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