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可能引发牙龈组织坏死、牙齿松动脱落、颌骨吸收、全身感染扩散、营养不良等危害。
1、组织坏死:
病变导致牙龈边缘及牙乳头出现特征性火山口状溃疡,伴随灰白色假膜覆盖。坏死组织可能向深层牙周韧带及牙槽骨蔓延,造成不可逆的牙周支持结构破坏。急性期患者常伴有剧烈自发性疼痛和明显口臭。
2、牙齿脱落:
牙周附着丧失速度可达普通牙周炎的3-5倍,短期内即可导致牙齿Ⅲ度松动。临床数据显示未经治疗者3个月内牙齿脱落率超60%,前牙区尤为显著。牙齿缺失将直接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观。
3、颌骨破坏:
细菌产生的胶原酶和蛋白酶可溶解牙槽骨基质,影像学显示垂直型骨吸收模式。重度患者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后期需进行骨增量手术才能实现种植修复。骨吸收程度与吸烟量呈正相关。
4、感染扩散:
具核梭杆菌与中间普氏菌等病原体可能经血行传播,诱发细菌性心内膜炎或脑脓肿。HIV感染者更易继发坏死性口炎,死亡率可达15%。发热和淋巴结肿大提示全身感染可能。
5、营养障碍:
剧烈疼痛导致患者回避进食,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常见。临床常见体重下降超过基础值10%,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约38%。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滞。
患者需立即进行专业牙周治疗,同时保证每日2000ml饮水及软质高蛋白饮食。推荐食用蒸蛋羹、牛奶燕麦粥等食物,避免酸性刺激。治疗期间使用0.12%氯己定含漱液维持口腔卫生,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咀嚼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