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附属腺体组成,各器官协同完成代谢废物排泄与体液平衡调节功能。
1、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呈蚕豆形,左右各一。肾脏通过肾单位过滤血液,形成原尿并重吸收有益物质,每日可处理180升液体。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内含肾小球,髓质由肾锥体构成。肾脏同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调节造血功能。
2、输尿管:长约25-30厘米的肌性管道,上接肾盂下连膀胱。管壁由三层平滑肌构成,通过节律性蠕动将尿液推向膀胱。输尿管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易发生结石嵌顿,临床表现为肾绞痛伴血尿。
3、膀胱:可扩张的肌性储尿器官,正常容量约400-500毫升。膀胱壁由移行上皮覆盖,逼尿肌收缩引发排尿反射。三角区作为解剖标志,连接两侧输尿管开口与尿道内口,是肿瘤好发部位。
4、尿道: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尿道长约18-20厘米兼具排尿排精功能,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女性尿道仅3-5厘米,单纯排尿易发生逆行感染。尿道括约肌控制排尿自主性。
5、附属腺体:男性前列腺分泌碱性液体中和阴道酸性环境,精囊腺提供果糖作为精子能量来源。女性尿道旁腺分泌黏液保持尿道湿润,巴氏腺在性兴奋时分泌润滑液。
维持泌尿系统健康需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量摄入蔓越莓、西瓜等利尿食物,避免高盐高脂饮食。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游泳和瑜伽有助于改善循环。出现排尿疼痛、血尿或腰背部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泌尿系超声和尿常规是常规筛查手段。长期久坐人群应每小时起身活动,减少泌尿系结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