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牙髓炎是怎么得的

2025-04-09

158次浏览

牙髓炎可能由龋齿未及时治疗、牙齿外伤、牙周病逆行感染、牙齿过度磨损、医源性操作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根管治疗、牙髓切断术、盖髓术、拔牙、抗生素治疗等方式治疗。

1、龋齿感染:深龋导致细菌侵入牙髓腔,引发炎症反应。牙髓组织在封闭环境中肿胀充血,产生剧烈跳痛。早期可通过间接盖髓术保存活髓,晚期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组织。

2、外伤撞击: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后出现裂纹或折断,导致牙髓暴露。冷热刺激敏感度显著增加,可能出现自发性疼痛。视损伤程度选择活髓保存术或根管治疗。

3、牙周病变:重度牙周炎形成深牙周袋,细菌通过根尖孔逆行感染牙髓。常伴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需同步进行牙周治疗和根管治疗,必要时拔除无保留价值患牙。

4、磨耗过度:长期夜磨牙或咬合异常导致牙釉质过度磨损,牙本质暴露引发牙髓炎。典型表现为冷热刺激痛,无自发痛时可选择脱敏治疗,严重者需根管治疗。

5、医源性因素:牙体预备时产热过多或消毒不彻底,导致牙髓不可逆损伤。常见于龋齿充填或冠修复术后,表现为延迟性疼痛。轻症观察随访,重症需根管治疗干预。

预防牙髓炎需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面;限制碳酸饮料及高糖食物摄入;每半年接受专业洁牙及口腔检查。出现冷热刺激痛持续超过30秒或夜间自发痛时,应及时就诊口腔专科。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