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创伤可通过调整咀嚼习惯、矫正牙齿排列、使用咬合垫、修复缺损牙齿、控制磨牙等方式预防。咬合创伤通常由牙齿排列不齐、长期单侧咀嚼、牙齿缺损、夜间磨牙、不良修复体等因素引起。
1、调整咀嚼习惯:长期单侧咀嚼会导致咬合力分布不均,建议双侧交替咀嚼食物,避免用门牙啃咬硬物。进食时细嚼慢咽可降低瞬时咬合压力,坚果类食物建议使用工具破壳。
2、矫正牙齿排列:牙列拥挤或错位可能造成个别牙齿早接触,正畸治疗能改善咬合关系。隐形矫治器或传统托槽均可选择,矫正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弓丝力度。
3、使用咬合垫:夜磨牙患者佩戴软质咬合垫可缓冲颌面压力,定制式垫片需经牙科取模制作。日间活动义齿佩戴者应选择具有缓冲设计的基托材料。
4、修复缺损牙齿:缺失牙导致邻牙倾斜时需及时种植修复,全瓷冠修复体更符合天然牙咬合面形态。大面积缺损的磨牙建议采用高嵌体修复而非简单充填。
5、控制磨牙行为:精神紧张引发的磨牙症可通过心理咨询缓解,睡前热水泡脚有助于放松咀嚼肌。顽固性磨牙可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暂时抑制肌肉过度收缩。
预防咬合创伤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摄入富含钙质的乳制品和绿叶蔬菜有助于维持牙槽骨密度。咀嚼肌功能训练如吹气球练习能增强肌肉协调性,避免突然的暴力咬合动作。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咬合异常,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咬合纸测试和颞下颌关节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