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的粉刺不建议自行挤压。挤压可能导致炎症加重、皮肤屏障受损,甚至留下痘印或瘢痕。
粉刺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医学上称为痤疮。未发炎的粉刺表现为毛孔堵塞形成的白色或黑色小突起,此时皮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若强行挤压,外力会破坏毛囊壁,使皮脂和细菌向周围组织扩散,诱发红肿、疼痛等炎症反应。炎症性粉刺周围皮肤发红发热,触碰有痛感,此时挤压更易加重感染,增加化脓风险。
正确处理粉刺需分阶段干预。对于未发炎的粉刺,可选用含水杨酸、壬二酸的外用制剂帮助溶解角质;炎症期粉刺需配合抗菌消炎药物,如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或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日常护理需注意温和清洁,避免使用厚重护肤品,保证枕巾清洁。紫外线会刺激皮脂分泌,外出需做好物理防晒。
保持规律作息和低糖饮食对预防粉刺复发至关重要。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减少熬夜引发的激素紊乱。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如蛋糕、奶茶等可能促进皮脂分泌的食品。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有助于维持皮肤正常代谢。若粉刺反复发作或伴有囊肿结节,应及时到皮肤科进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