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个月婴儿感冒需谨慎用药,通常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等缓解症状,禁用含伪麻黄碱或可待因的复方感冒药。
1、对乙酰氨基酚: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幼儿退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发热体温超过38.5℃或疼痛症状。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其他药物联用。
2、生理性海水:
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能安全缓解婴儿鼻塞症状,其等渗特性不会刺激鼻黏膜。使用时将婴儿侧卧,对准外侧鼻孔轻喷1-2次,再用吸鼻器清除分泌物。每日可重复3-4次,特别适合因鼻塞影响吃奶的婴儿。注意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医用级产品,避免使用成人型高渗海水。
3、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能增强婴儿抵抗力,感冒期间应增加喂养频次。母亲自身感冒时无需中断哺乳,但需佩戴口罩并加强手部消毒。若婴儿因鼻塞拒奶,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养,哺乳前用温毛巾敷鼻促进通气。
4、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湿度50%-60%可减轻呼吸道不适,使用加湿器需每日换水清洁。将婴儿上半身抬高15-30度能改善呼吸,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每日开窗通风2次,室温维持在24-26℃为宜,远离烟雾、香水等刺激物。
5、就医指征: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呼吸频率加快>50次/分、拒食尿量减少、精神萎靡或皮肤发绀时需立即就诊。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属急诊情况,6个月内婴儿禁用中成药和抗组胺药,切勿自行使用镇咳药或化痰药。
婴儿感冒护理需注重观察一般状态,记录体温、饮奶量和排尿次数。哺乳母亲可增加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感冒期间避免亲吻婴儿面部。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清洁鼻腔时使用婴儿专用棉签。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若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儿科就诊。居室定期紫外线消毒,照料者接触婴儿前必须洗手,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