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上起小疙瘩很痒可能由蚊虫叮咬、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敷、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抗真菌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方式缓解。
功能主治:用于各类型痱子、痱毒,汗管周围炎间擦型足癣、间擦疹,也可用于蚊虫叮咬所致的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外用,清洗患处后,将药粉擦于患处,一日1~4次。
蚊虫叮咬是常见诱因,昆虫唾液中的蛋白质会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伴剧烈瘙痒。被叮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涂抹炉甘石洗剂或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症状,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接触洗衣粉、金属饰品等过敏原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伴灼热感。发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受损有关,通常伴有局部肿胀、渗出等症状。需立即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
慢性湿疹常因皮肤干燥、免疫功能异常导致,好发于肘窝等屈侧部位,呈现对称性红斑、丘疹伴脱屑。发病与Th2细胞过度活化相关,常见夜间瘙痒加重。建议使用尿素软膏保湿,急性期短期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穿纯棉衣物减少摩擦。
食物或药物过敏可能引发荨麻疹,表现为突发的风团样皮损,瘙痒剧烈但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发病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关,可能伴有血管性水肿。需口服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记录并回避可疑过敏原。
红色毛癣菌感染可导致体癣,形成环形红斑伴边缘鳞屑,夏季多发。湿热环境、免疫力低下是易感因素,常伴随周边卫星灶。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顽固病例需口服伊曲康唑,保持患处干燥透气。
日常应选择温和无香料的沐浴产品,避免过热洗澡;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控制室内湿度在40%-60%;适量补充维生素A、E增强皮肤屏障;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化脓需皮肤科就诊。发作期间忌食海鲜、辛辣食物,可尝试燕麦浴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