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贴面后咬硬食物可能造成修复体折裂、基牙损伤等问题,需避免咀嚼过硬食物。日常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使用辅助工具、掌握正确咀嚼方式、定期复查维护、及时处理异常等方式减少风险。
瓷贴面厚度通常为0.3-0.7mm,其抗折强度虽可达400MPa,但长期咬合硬物仍可能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常见易致折裂的食物包括坚果壳、螃蟹钳、冰块等,修复体折裂后需重新取模制作,增加时间与经济成本。
过度咬硬物可能破坏贴面边缘封闭性,使细菌侵入粘接界面。基牙发生龋坏时可能出现冷热敏感、自发痛等症状,需去除原贴面治疗龋齿后再修复。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涂氟。
高强度咬合可能导致树脂粘接剂产生微裂纹,临床表现为贴面松动、食物嵌塞。选择双固化树脂粘接剂可提升稳定性,出现松动需立即就诊重新粘固。避免直接用贴面咬断线头、开瓶盖等非进食行为。
突然咬到硬物可能造成牙周膜急性损伤,表现为咬合痛、牙齿浮动感。急性期可采用局部冰敷、口服布洛芬缓解,持续症状超过72小时需拍摄根尖片排除根折。长期异常咬合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
单侧避让硬物咀嚼可能引发关节区弹响、肌肉酸痛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建议双侧均衡咀嚼,硬质食物可切小块或用料理机处理。出现关节症状时可进行热敷及开口训练。
术后三个月内建议以软食为主,逐步尝试苹果片、全麦面包等中等硬度食物。日常使用含硝酸钾的抗敏感牙膏,配合冲牙器清洁贴面边缘。避免用前牙直接啃咬玉米、排骨等食物,可将食物切成小块后用后牙咀嚼。定期进行咬合检查与贴面抛光维护,发现异常咬合或修复体磨损及时就诊调整。游泳时建议佩戴咬合垫防止意外撞击,夜间磨牙患者需定制颌垫保护修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