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大脚趾痒的原因有哪些

2025-04-23

349次浏览

胃管误插入肺内可能由患者体位不当、操作者经验不足、解剖结构异常、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体位、规范操作流程、影像辅助定位、评估患者状态、加强监测等方式避免。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真菌病,如:手、足癣、体、股癣、花斑癣。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1次,2~4周为一疗程。涂布患处,并轻轻揉搓几分钟。

患者平卧位或头部过度后仰时,喉部与气管形成直线,增加胃管误入气道风险。操作前需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头部稍前屈,使咽部与食管处于自然生理弯曲状态。肥胖或颈短患者可在肩部垫软枕辅助体位调整。

未测量胃管插入长度、暴力推送导管是常见操作失误。成人鼻饲管插入深度应为前额发际至剑突距离加10-15cm,推送时需配合患者吞咽动作。建议使用带导丝胃管增强硬度,插入后必须回抽胃液确认位置。

食管狭窄、气管食管瘘等疾病可能改变正常解剖路径。对于既往有头颈部手术史或放疗患者,需在超声引导下置管。梨状隐窝宽大者易导致导管误入,X线透视可实时观察导管走向。

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消失更易发生误插。可能与脑卒中、镇静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氧饱和度骤降、突发呛咳等症状。此类患者建议选择较细的12-14Fr胃管,置管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老年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咳嗽反射减弱,无法通过呛咳提示误插。可能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有关,常伴随吞咽困难症状。可采用二氧化碳检测仪监测呼出气体,或注入5-10ml空气后听诊剑突下有无气过水声。

预防胃管误插需综合评估患者状态,操作后24小时内密切监测呼吸频率与血氧变化。建议选择硅胶材质胃管减少刺激,每日用pH试纸检测引流液酸碱性。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度,喂食前后用20ml温水冲洗管道。出现持续性咳嗽或发热时需立即拍摄胸片确认导管位置。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