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穿孔手术可能存在后遗症,常见问题包括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慢性疼痛及切口疝。
1、切口感染:
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并发症,表现为红肿、渗液或发热。细菌通过手术创面侵入导致局部炎症反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可降低风险,严重时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甲硝唑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2、肠粘连:
腹腔内炎症反应可能引发肠管与腹壁或其他器官粘连。轻度粘连可能无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肠梗阻,表现为腹胀、呕吐。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粘连风险更低,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
3、腹腔脓肿:
穿孔后腹腔内脓液未彻底清除可能形成局限性脓肿。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腹痛,需通过超声或CT确诊。治疗包括经皮引流或手术清创,联合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等广谱抗生素。
4、慢性疼痛:
约10%-15%患者术后出现长期右下腹隐痛,可能与神经损伤、局部瘢痕形成有关。热敷、低频电刺激可缓解症状,顽固性疼痛需排除残余感染或粘连因素。
5、切口疝:
腹壁肌肉层愈合不良导致内脏膨出,常见于切口感染或营养不良患者。小疝气可通过腹带压迫,缺损较大需行疝修补术,如开放腹膜前修补或腹腔镜IPOM手术。
术后恢复期需注意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剧烈运动三个月以防切口裂开。每日补充维生素C和锌,适量散步预防肠粘连。出现持续发热、呕吐或切口渗液需及时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建议随访腹部超声。长期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女性患者妊娠前应评估腹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