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漏尿可通过盆底肌评估、排尿日记、尿垫试验、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等方式判断。漏尿通常由妊娠分娩、盆底肌松弛、泌尿感染、神经损伤、膀胱过度活动症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评估:
通过阴道指检或肌电图检测盆底肌群收缩力。产后女性或长期腹压增高者易出现肌力下降,表现为咳嗽时尿液不自主渗出。凯格尔运动可增强肌力,每日3组收缩练习能改善控尿能力。
2、排尿日记:
连续记录3天排尿时间、尿量及漏尿诱因。压力性尿失禁多在跳跃、打喷嚏时发生,急迫性尿失禁常伴突发尿意。记录单次尿量少于200ml或夜间排尿超过2次提示膀胱功能异常。
3、尿垫试验:
1小时标准试验中增重超过1g或24小时超过4g可确诊。测试前饮水500ml,完成爬楼梯、咳嗽等动作。该检查能区分轻度1-10g、中度10-50g和重度漏尿>50g。
4、尿流动力学:
通过导管测量膀胱压与尿流率,诊断膀胱过度活动症或尿道梗阻。检查显示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或最大尿流率<15ml/s时,可能与神经系统病变或尿道括约肌缺陷有关。
5、膀胱镜检查:
排除膀胱瘘、肿瘤等器质性疾病。镜下见膀胱颈下移或尿道黏膜萎缩时,可能需悬吊术或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该检查适用于血尿或反复感染患者。
建议每日摄入1500ml水分,避免咖啡因及柑橘类食物刺激膀胱。快走、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盆底康复,练习瑜伽桥式时可配合呼吸收缩肛门。使用吸水护垫期间需每2小时更换,夜间抬高臀部20度能减少压力性漏尿。症状持续需到泌尿外科或妇科就诊,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电刺激对混合型尿失禁有效率可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