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谁是小儿药物储存的“克星”

2021-11-29

11938次浏览

小儿抗抵力弱,容易患上各种小疾病,正确的使用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孩子的疾病,可是,正确储存药物是一门学问,家长们了解吗?如果家长们不会合理保存,药物就会遇见自己的“克星”,不但治不了孩子的病,反而会加重病情。

功能主治: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2~5岁一次5毫升,2岁以下酌情递减,5岁以上一次5~10毫升,一日3~4...

助消化药怕“热”勿“烫坏了”

开水服用是服药主要方法,殊不知,也有小儿药物怕“热”哦!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常用药物中有两种最怕热水烫:一类是助消化的酶类,比如小儿胃蛋白酶、多酶片;一类是治疗腹泻的益生菌类药物,比如妈咪爱、金双歧。这两类药物,前者是蛋白质成分,高温下就凝固坏死了;后者是有益的微生物,高温就把它们“烫死了”。

小儿糖浆怕“冷”勿放冰箱

我们都知道,很多药物适放到冰箱保存,但是有一些药物是不能放在冰箱保存的,比如小儿止咳糖浆或抗感冒糖浆,如果放到温度过低的冰箱里,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导致药物和标注的药物浓度不符合。还有皮肤科用的乳膏剂,温度过低,会影响药物的均匀性和药效。因此这类药物,放到室温下就可以了。

中药怕“虫”勿贪心多

药物长“虫”是储存药物最讳的事情,容易造成感染。专家表示,有些药物是怕虫的。如中药制剂中蜂蜜是常用的添加剂,因此暖和的天气中药最易生虫。所以购买中药制剂一次不要多买,抓紧时间用完。

为迎合孩子的口感,小宝宝的药物相当一部分被做成了糖浆。因为放入了相当多的糖,一些细菌也很喜欢,如果盖子拧不紧,细菌就容易进入滋生。所以服用这类药物,不要让孩子用口直接对着瓶子喝,用完后要拧紧盖子,同时最好在短期内服用,没喝完的,如果时间隔得太久,即使没有过期,也最好不要再给孩子用。

西药怕光勿直面“太阳公公”

防潮是药物保存的重要方式,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专家表示,西药是化学制剂,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抗生素,遇光后就会使药物颜色改变、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害有毒的物质,如维生素C片剂如果在变质后服用,就会使人产生胆结石。鱼肝油也很怕光,遇光后药效降低,孩子吃了药,佝偻病却得不到纠正。

为防潮湿,药物都应该放到干燥的地方。儿童类风湿常用的阿司匹林就是一种易吸潮的代表,它吸潮后会产生浓烈的酸味,对胃的刺激性大大增加,严重者可以导致胃黏膜出血。

温馨提示:药物的储存是一门学问,特别是小儿药物更应得到正确的保存。了解以上小儿药物储存的“克星”,家长们避开储存误区,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