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剥离症可通过保持指甲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使用抗真菌药物、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手术拔甲等方式治疗。甲剥离症通常由外伤、真菌感染、银屑病、湿疹、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指甲清洁干燥
日常护理中需注意保持指甲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洗手后及时擦干,可适当涂抹凡士林等保湿产品保护甲周皮肤。减少使用含强酸强碱的清洁剂,防止化学刺激加重甲床损伤。
2、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频繁接触洗涤剂、溶剂等化学物质,必要时佩戴防护手套。美甲爱好者需暂停使用指甲油、卸甲水等产品,减少物理性摩擦和化学性刺激。职业暴露人群需做好职业防护措施。
3、使用抗真菌药物
对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甲剥离,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联苯苄唑溶液等抗真菌药物。药物需持续使用至新甲完全长出,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合并严重感染时需配合口服伊曲康唑等系统性抗真菌治疗。
4、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
银屑病或湿疹导致的甲剥离可短期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中强效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需薄涂于甲周皮肤,避免长期连续使用以防皮肤萎缩。顽固性病例需配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进行联合治疗。
5、手术拔甲
严重甲剥离伴反复感染或剧烈疼痛时,可考虑手术拔除病甲。术后需定期消毒换药,配合红光治疗促进创面愈合。新甲生长期间需特别注意保护甲床,避免再次损伤。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终末期病例。
甲剥离症患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族及锌元素等营养素。避免过度修剪指甲或暴力撕扯游离缘,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合并系统性疾病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微量元素水平。若出现甲板增厚、变色或甲周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