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聚集、缓解轻度疼痛及退热。该药物适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可用于关节炎、痛经等轻度疼痛的缓解。
功能主治:适应症: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纹痛患者的发病风险: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详见说明书。
用法用量:用法:口服。肠溶片应饭前用适量水送服。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建议首次剂量300mg,嚼碎后服用以快速吸收。以后每天100-200mg。预防心肌梗死复发:每天100-300mg。中风的二级预防:每天100-300mg。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每天100-300mg。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每天100-300mg。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每天100-300mg。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每天100-200mg。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每天100mg。
1、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常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对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医生可能建议长期小剂量服用以预防心血管事件。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出血倾向。
2、抗血小板治疗
该药物能不可逆地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血栓素A2生成,从而阻止血小板黏附聚集。适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心脏搭桥手术后的抗凝管理,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概率。需注意与其他抗凝药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3、镇痛退热
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可用于缓解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轻度至中度疼痛,以及感冒引起的发热。其抗炎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症状有一定改善效果,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损伤胃肠黏膜。
4、川崎病治疗
在儿童川崎病急性期,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用可降低冠状动脉病变风险。恢复期改为小剂量维持,持续用药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警惕瑞氏综合征风险。
5、先兆子痫预防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降低先兆子痫发生率。通常在妊娠12周后开始预防性用药,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密切监测母婴状况,妊娠晚期需停药以避免分娩出血。
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期间应避免饮酒,注意观察牙龈出血、黑便等异常情况。长期用药者建议每3-6个月进行血常规和便潜血检查。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但无须刻意限制。出现严重头痛、视物模糊等不适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