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乙状结肠炎服用什么药物

2025-06-13

819次浏览

乙状结肠炎专业名称为溃疡性结肠炎或感染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常用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三类。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氨基水杨酸类制剂是轻中度活动期首选药物,代表药物有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和奥沙拉嗪。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发挥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维持治疗。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或氨基水杨酸类治疗无效者,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和布地奈德。短期使用可快速控制急性炎症,但不长期维持治疗。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用于激素依赖或无效的难治性病例。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起效;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生物制剂可靶向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部分感染性结肠炎需针对病原体用药,如细菌感染选用左氧氟沙星,寄生虫感染使用甲硝唑。但需通过粪便培养明确病原体后用药。

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若出现持续腹痛加重、血便增多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孕妇、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