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青光眼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但无法彻底逆转已造成的视神经损伤。早期干预能最大限度保留现有视力功能,治疗效果与确诊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功能主治: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病人升高的眼压。
用法用量:成人推荐剂量(包括老年人):每日一次,每次一滴,滴于患眼。晚间使用效果最好。适利...
一、早期病例的治疗效果:
出生后6个月内确诊的患儿通过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小梁切开术、房角切开术是常用术式,约70%病例术后眼压可长期稳定。需定期复查视野、视神经形态,配合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辅助治疗。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揉眼等可能升高眼压的行为。
二、中晚期病例的干预策略:
已出现视盘凹陷扩大的患儿需联合多种治疗方式。引流阀植入术联合碳酸酐酶抑制剂可延缓病情进展,但视神经萎缩难以修复。此类患者需每3个月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同时进行视觉康复训练。强光环境下建议佩戴防紫外线眼镜。
先天性青光眼患者需终身随访管理,婴幼儿时期建议每月测量角膜直径和眼压。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及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核桃等食物有助于神经保护。家长应学会观察患儿畏光、流泪等异常表现,避免参加跳水、举重等可能引起眼压波动的运动。建立规范的就诊档案对监测病情变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