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肌少症吃药能不能增加肌肉

2025-05-05

198次浏览

肌少症患者单纯依靠药物无法直接增加肌肉量,需结合营养干预与运动训练。

一、药物治疗的作用与局限:

目前临床用于肌少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促蛋白合成激素、维生素D补充剂及肌酸等。睾酮替代治疗可能改善肌肉质量,但仅适用于激素水平明显低下者,且需警惕心血管风险。活性维生素D可调节钙磷代谢,对合并骨质疏松的肌少症患者有益,但无法独立促进肌蛋白合成。肌酸作为运动辅助剂可能提升训练效果,但缺乏长期安全性数据。药物干预的核心价值在于为营养和运动干预创造生理条件,而非直接增肌。

二、营养与运动的协同方案:

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摄入1.2-1.5克优质蛋白,分4-5次补充更利于吸收,如早餐增加20克乳清蛋白。抗阻训练应每周3次,重点训练大肌群,采用渐进式负荷,单次训练完成3组8-12次重复动作。水中运动适合关节受损者,可减少负荷但保持阻力。联合补充亮氨酸、HMB等支链氨基酸衍生物,能增强运动后的肌肉合成信号。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生长激素分泌,需保证7小时深度睡眠。

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深海鱼、橄榄油及混合坚果,其抗炎作用可改善肌肉代谢。监测握力与步速变化比体重更能反映干预效果。社区康复机构提供的振动训练、弹力带课程等团体干预,既能保证安全性又可提升依从性。合并慢性病患者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避免过量蛋白质摄入加重代谢负担。建立包含临床医师、营养师及康复治疗师的多学科团队,可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并动态调整。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