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可通过黄体酮支持、宫颈环扎术、抗凝治疗、感染控制、心理干预等方式保胎。习惯性流产通常由黄体功能不足、宫颈机能不全、血栓前状态、生殖道感染、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1、黄体支持: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孕酮分泌不足,影响胚胎着床。补充天然黄体酮或地屈孕酮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建议每日监测基础体温,避免剧烈运动。

2、宫颈环扎:宫颈机能不全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既往手术损伤有关,表现为妊娠中期无痛性宫口扩张。孕12-14周实施McDonald或Shirodkar环扎术,术后需绝对卧床两周。
3、抗凝治疗: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血栓前状态易导致胎盘微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可改善子宫血流,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
4、感染控制:支原体、衣原体等生殖道感染可能诱发宫缩。孕前进行细菌培养筛查,确诊后使用阿奇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偶需同步治疗。
5、免疫调节:同种免疫异常可能引发母体对胚胎的排斥反应。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或静脉丙种球蛋白可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治疗前需完善NK细胞活性检测。

保胎期间建议每日摄入400μg叶酸和30mg铁剂,选择游泳、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每周进行超声监测胚胎发育情况,当出现阴道流血或腹痛加剧时需立即就医。保持环境温度在22-26℃之间,避免接触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建立医患沟通记录本,详细记录用药反应和症状变化,必要时进行多学科会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