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癌的症状可能由肿瘤压迫、神经侵犯、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方式诊断和治疗。
1、肿块表现:腮腺区出现无痛性肿块是早期常见症状,质地较硬且边界不清。肿块可能固定于周围组织,表面皮肤可能出现溃疡或色素沉着。随肿瘤增大可能影响张口及咀嚼功能,需通过超声或MRI明确肿块性质。
2、面神经麻痹:肿瘤侵犯面神经可导致同侧面部肌肉瘫痪,表现为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及口角歪斜。症状呈进行性加重,需与贝尔氏麻痹鉴别,肌电图检查有助于定位神经损伤部位。
3、疼痛不适: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夜间加重。疼痛多源于肿瘤侵犯耳颞神经或周围骨组织,可能放射至耳部、颞部或颈部。伴随症状包括耳闷胀感、听力下降,需警惕颅底侵犯可能。
4、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0%患者就诊时已发生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下颌角后方质地坚硬的肿大淋巴结。II区淋巴结最常受累,晚期可能出现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团,需通过CT评估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情况。
5、远处转移症状:肺转移常见咳嗽、咯血;骨转移引发病理性骨折;肝转移导致黄疸、腹水。晚期可能出现恶病质表现如体重骤降、贫血,PET-CT有助于全身评估转移灶。
腮腺癌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饮食选择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鱼肉粥、蒸蛋羹,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术后康复期可进行面部肌肉按摩,配合针灸改善神经功能。定期复查需包括胸部CT和腹部超声,监测远期转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