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偏高可能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1、动脉损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和斑块形成,导致血管弹性下降。需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冠心病风险:冠状动脉狭窄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控制血压血糖,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3、脑供血不足:颈动脉或脑动脉斑块脱落可能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突发眩晕、言语障碍。建议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脂四项指标。
4、胰腺炎发作:极高水平甘油三酯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伴随剧烈腹痛、呕吐。需严格限制酒精和高糖饮食,必要时服用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等药物。
5、外周血管病:下肢动脉闭塞可能导致间歇性跛行,严重时需进行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每日补充膳食纤维20-30克,优先选择燕麦、豆类。
胆固醇管理需结合饮食调整和规律运动,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红肉摄入,每周食用两次深海鱼。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相结合,控制BMI在18.5-23.9之间。高危人群每3-6个月复查血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