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浑浊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眩光敏感、色彩感知减弱、单眼复视和夜间视力下降。这些症状通常随年龄增长逐渐显现,医学上称为白内障。
1、视力模糊:
早期晶状体浑浊会导致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患者常感觉视物如隔毛玻璃。阅读或看远处时尤为明显,且无法通过更换眼镜度数改善。这是由于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光线散射,影响视网膜成像清晰度。
2、眩光敏感:
患者对强光耐受性降低,阳光下或夜间面对车灯时出现明显光晕现象。晶状体不均匀浑浊使光线发生不规则折射,严重时可伴有眼睑痉挛。驾驶或户外活动时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缓解症状。
3、色彩感知减弱:
晶状体变黄褐色会过滤短波长光线,导致蓝色、紫色等冷色调辨识度下降。患者可能将深蓝色误认为黑色,或感觉整体视野色调偏黄。这种色觉异常通常是双侧对称性发展。
4、单眼复视:
晶状体局部密度不均可能产生屈光介质界面异常,导致单眼视物重影。与双眼复视不同,遮盖健眼后重影仍存在。多见于核性白内障初期,可能随瞳孔大小变化而加重或减轻。
5、夜间视力下降:
昏暗环境下视力显著减退是晶状体浑浊的典型表现。瞳孔扩大时更多浑浊区域暴露,光线散射加剧,患者常主诉夜间行走困难。部分人会出现对比敏感度下降,难以分辨台阶或路面高低差。
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裂隙灯检查,糖尿病患者需缩短至每半年一次。日常可增加深色蔬菜、蓝莓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摄入,避免长时间紫外线暴露。出现明显视力障碍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主流治疗方案,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炎眼药水并定期复查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