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可通过行为观察、注意力测试、情绪评估、学业表现分析、专业诊断等方式判断,通常与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环境刺激、脑功能失调、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持续6个月以上出现频繁小动作、无法安静坐立、过度奔跑攀爬等行为需警惕。典型表现包括打断他人谈话、抢答问题、难以遵守轮流规则。日常可记录孩子在不同场景的行为频率,如课堂、家庭聚会或自由活动时。
通过标准化评估工具检测持续专注力,如完成作业时频繁走神、遗漏细节、丢三落四。可设计简单任务观察其执行情况,如5分钟内整理书包或仿画几何图形。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儿童常伴随组织能力低下。
情绪波动剧烈且调节困难是重要信号,表现为易怒暴躁、挫折耐受度低。部分患儿合并对立违抗障碍,出现故意对抗行为。需对比同龄人情绪反应强度,观察是否在批评或规则约束时产生过度激烈反应。
智力正常但成绩显著落后需排查多动症,书写潦草、答题遗漏常见。教师反馈中频繁出现粗心错误不交作业等描述。可能与工作记忆受损有关,表现为背诵困难、数学计算错误率高。
儿童精神科医生会采用DSM-5诊断标准,结合Conners量表、脑电图等检查。需排除听力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器质性疾病。诊断涉及父母访谈、教师问卷及临床观察三方数据印证。
日常可增加富含Omega-3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每天保证60分钟跳绳或游泳等规律运动。建立可视化日程表帮助时间管理,采用代币制强化正面行为。当症状影响社交学习时,需及时进行行为训练或认知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