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慢性便秘是什么样子的

2025-04-06

101次浏览

慢性便秘可能由饮食结构单一、缺乏运动、肠道菌群失衡、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膳食纤维摄入、规律运动、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排便困难:

排便频率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呈块状或羊粪状。排便时需用力屏气,伴随肛门坠胀感或排便不尽感。长期用力排便可能导致痔疮或肛裂,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ml温水,早餐后定时如厕培养排便反射。

2、腹胀腹痛:

下腹部持续性胀满感,进食后加重,可听到肠鸣音。部分患者出现左下腹隐痛,排便后暂时缓解。这与肠道蠕动减缓、气体堆积有关,可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食用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调节菌群。

3、食欲减退:

因肠道内容物滞留产生饱腹感,导致进食量减少。长期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乏力。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选择燕麦、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加重消化负担。

4、伴随症状:

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出现粪便嵌塞需手法辅助排便,可短期使用乳果糖、聚乙二醇或比沙可啶等缓泻剂。

5、并发症:

长期便秘易诱发痔疮出血、直肠脱垂,老年患者可能发生粪性溃疡。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检测TSH水平,必要时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顽固性便秘可考虑结肠切除术或骶神经刺激术。

日常需保证每日30g膳食纤维摄入,推荐食用奇亚籽、牛油果及绿叶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建立排便日记记录频率及性状,持续两周未改善需消化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老年人突发便秘应警惕肠梗阻可能。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