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可通过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刺激物、规范用药、调整饮食、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
1、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洗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久坐潮湿环境。清洗后轻轻拍干,减少摩擦。月经期需及时更换卫生巾,避免局部闷热。
2、规避刺激:
禁止抓挠患处,防止继发感染。暂停使用护垫、香水类护理产品。避免穿紧身裤或化纤材质衣物。性生活期间需使用避孕套,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3、规范用药:
真菌性外阴炎可选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乳膏、制霉菌素片。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过敏体质者慎用含激素药膏,用药后出现灼烧感应立即停用。
4、饮食调整:
增加酸奶、纳豆等含益生菌食物,维持菌群平衡。补充维生素B族及锌元素,如燕麦、深海鱼。忌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5、监测随访:
治疗期间观察分泌物性状变化,记录瘙痒程度。完成疗程后复查白带常规。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绝经后患者可咨询局部雌激素治疗。
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选择宽松裙装减少摩擦。烹饪时多采用蒸煮方式,适量食用蔓越莓、蒲公英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材。游泳后需及时冲洗,避免公共浴池坐浴。出差携带个人专用毛巾,酒店床品接触前可用沸水烫洗。长期使用抗生素者需配合口服益生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