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肝衰竭属于危重疾病,但部分患者通过及时治疗可以改善预后。该病治愈率与病因、并发症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进行综合干预。
一、疾病分期与治疗可能性:
早期患者表现为明显乏力、黄疸加深,此时凝血功能尚未严重受损,通过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病因治疗,约30%-50%患者可逆转病情。中期出现肝性脑病或凝血功能障碍,需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治愈率降至20%-30%。晚期合并多器官衰竭时,肝移植成为唯一可能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关键治疗措施:
病因治疗是核心环节,病毒性肝炎需使用抗病毒药物,药物性肝损伤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应用解毒剂。人工肝支持能暂时替代肝脏功能,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肝移植适用于符合米兰标准的患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常用药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乳果糖等,重症患者可能需用到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
三、日常管理与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采用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预防感染至关重要,病房需保持空气流通,探视人员应佩戴口罩。患者出现性格改变或嗜睡时需立即报告医护人员,这可能是肝性脑病的前兆。康复期应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腹部超声。
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三个月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甲胎蛋白。饮食以易消化的优质蛋白为主,如蒸蛋羹、去皮鸡肉,避免腌制食品和动物内脏。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出现疲劳感应立即停止。心理支持不可忽视,建议家属参与护理培训,学习识别病情恶化征兆。保持规律作息,夜间睡眠不少于7小时,午间可适当休息30分钟。饮水需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范围内,出现下肢水肿需限制钠盐摄入。注意个人卫生,每日用温水擦浴,避免抓挠皮肤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