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早期通常不算严重,治愈率相对较高。早期肿瘤局限于肠壁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扩散,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1、直肠癌早期的临床特点:
早期直肠癌指肿瘤浸润深度未超过黏膜下层T1期或肌层T2期,病灶直径多小于3厘米。典型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黏液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感。由于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约30%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
2、早期治疗与预后: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T1期病灶,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T2期需行根治性手术,配合术后病理检查决定是否需辅助化疗。规范治疗后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为85%-90%,局部复发率低于5%。术后需每3-6个月复查肠镜和肿瘤标志物,持续监测5年。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适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久坐。戒烟限酒,控制红肉摄入。出现排便异常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就诊,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年做一次肠镜筛查。保持规律作息和乐观心态有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