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造影后需注意穿刺点护理、观察生命体征、控制活动强度、预防感染、监测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局部血肿、过敏反应、肾功能异常等风险。
1、穿刺点护理:
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纱布加压包扎24小时,避免沾水或摩擦。如发现敷料渗血、肿胀,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下肢制动6-8小时防止出血,卧床期间可进行足背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2、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2小时内每15分钟测量血压、脉搏,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冷汗等低血压表现。对比剂可能引起一过性心率失常,出现心慌、胸闷需及时心电监护。体温超过38℃提示感染可能。
3、活动限制:
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防止穿刺血管再出血。一周内禁止提重物超过5公斤,上下楼梯需缓慢。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每日步数控制在3000步以内。
4、预防感染:
术后3天避免盆浴或游泳,淋浴时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
5、并发症观察:
对比剂肾病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需多饮水促进排泄。过敏反应多在30分钟内出现皮疹、呼吸困难,需备好地塞米松注射液。下肢剧痛伴皮温降低提示动脉栓塞,需急诊血管超声检查。
术后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的鱼肉、燕麦、西蓝花,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对比剂。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穿刺处结痂脱落前禁止泡温泉或桑拿,两周后复查血管超声评估恢复情况。出现持续发热或下肢麻木需及时返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