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

2025-04-07

90次浏览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评估,主要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类标准进行分型诊断。

1、症状评估:

患者通常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疼痛可放射至会阴部、下腹部或腰骶部。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不尽感是常见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合并性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如NIH-CPSI有助于量化评估。

2、前列腺触诊:

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质地不均、压痛或中央沟变浅。需注意触诊时前列腺液采集的规范操作,避免过度按压导致假阴性。触诊阳性结果需与前列腺增生、结核等疾病进行鉴别。

3、尿液分析:

两杯法或四杯法尿培养是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关键。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B3白细胞计数>10个/HP或细菌培养阳性具有诊断意义。需排除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感染。

4、精液检查:

精液中白细胞计数>1×10^6/ml或可见脓细胞提示炎症存在。精浆锌浓度降低、pH值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该检查尤其适用于难以获取前列腺液标本的患者。

5、影像学检查:

经直肠超声可见前列腺回声不均、钙化灶或静脉丛扩张。MRI检查能清晰显示腺体结构改变,对鉴别前列腺癌、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有重要价值。影像学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诊断过程中需建立排尿日记记录症状波动,推荐低脂饮食减少前列腺充血,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肌功能。避免长时间骑车或久坐,温水坐浴可缓解局部不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精、排尿困难时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