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可通过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真菌感染、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因素引起。
1、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能有效抑制组胺释放,缓解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瘙痒。这类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适合日间使用。皮肤划痕症或荨麻疹患者可优先选择。
2、外用止痒剂:
炉甘石洗剂通过收敛作用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蚊虫叮咬或轻度皮炎。含薄荷脑的软膏能通过冷感刺激阻断瘙痒信号传递。破损皮肤需避免使用刺激性外用药物。
3、抗真菌治疗:
股癣或足癣引发的瘙痒需联用酮康唑乳膏和特比萘芬。真菌感染常伴随鳞屑和环形红斑,夜间瘙痒加剧。保持患处干燥可增强药物渗透效果。
4、激素类药膏:
氢化可的松软膏适用于湿疹急性期,通过抑制免疫反应缓解红肿瘙痒。面部和皮肤褶皱处需选用弱效激素,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5、神经调节药物:
多塞平乳膏针对神经性皮炎设计,通过阻断H1受体减轻瘙痒-搔抓循环。糖尿病或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顽固性瘙痒,需排查系统性疾病因素。
日常护理需穿着纯棉衣物并使用温和沐浴露,避免热水烫洗。增加omega-3脂肪酸摄入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规律有氧运动可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持续性瘙痒伴随皮疹扩散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淋巴瘤、胆汁淤积等系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