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可通过观察症状、测量脉搏、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监测、心脏超声等方式判断。心律不齐可能由情绪波动、咖啡因摄入、甲状腺功能异常、心肌缺血、结构性心脏病等因素引起。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用于,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或寒热头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丸,一日3次,饭后服用。
心律不齐的典型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晕或短暂意识丧失。心悸表现为心脏跳动不规则、过速或过缓,可能伴随胸部压迫感。部分患者会出现乏力、气短,尤其在活动后加重。夜间平卧时可能感觉心跳沉重,偶发早搏者常有"心脏漏跳"的异常感。症状发作频率从偶发到持续存在不等,需记录发作时间与诱因。
通过触摸桡动脉或颈动脉测量脉搏节律与速率。正常静息心率60-100次/分钟且节律规整,若发现脉搏忽快忽慢、间隔不等或每分钟超过120次/低于50次,提示可能存在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异常。测量时应保持平静状态,连续监测1分钟,避免在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检测。
标准12导联心电图能准确捕捉心脏电活动异常,诊断房颤、室性早搏、传导阻滞等类型。检查显示PR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ST段改变等特征时具有诊断价值。对于阵发性心律失常,普通心电图可能漏诊,需结合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
24小时Holter监测可记录日常活动中的心电变化,检出间歇性心律失常。设备能统计全天心率变异、早搏次数、最长RR间期等数据。对于症状不典型者,可延长监测至72小时或使用事件记录仪,在症状发生时手动触发记录。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排除心肌病、瓣膜病等器质性疾病。检查可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心房大小等指标,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律失常可能伴随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负荷超声或经食道超声对特定类型心律失常有辅助诊断价值。
日常应避免过量摄入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推荐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锻炼,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高盐高脂食物。若出现持续胸痛、晕厥或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