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镇痛、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肱骨骨折通常由外伤撞击、骨质疏松、暴力扭转、病理性骨折、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
急性期需立即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避免骨折端移位。锁骨带、肩关节外展支架等器械可维持肱骨解剖位置,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日常活动需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转动作。
2、药物镇痛:
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骨质疏松患者需联合钙剂、维生素D或阿仑膦酸钠治疗。伴有神经损伤者可加用甲钴胺营养神经,禁止擅自调整用药剂量。
3、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6周后增加主动屈伸训练,配合热敷缓解肌肉僵硬。水中浮力训练可减轻关节负荷,每周3次为宜。
4、并发症预防: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桡神经损伤导致的垂腕畸形,或肱动脉损伤引发的肢体苍白。长期制动可能引发肩周炎,需每日进行手指握拳练习促进血液循环。高龄患者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可穿戴压力袜预防。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拍摄X线片评估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内固定松动、延迟愈合等状况,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或植骨手术干预。康复期间每月测量患肢肌围度,记录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进度。
饮食需增加牛奶、深绿色蔬菜、三文鱼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促进骨愈合。恢复期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篮球、羽毛球等需要上肢爆发力的项目。夜间睡眠保持患肢功能位,洗澡时注意防滑跌倒,冬季加强保暖防止肌肉痉挛。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超过3个月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