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免疫力可通过注射胸腺肽、丙种球蛋白、流感疫苗、肺炎疫苗、HPV疫苗等方式实现。免疫力低下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长期熬夜、年龄增长、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
1、胸腺肽:胸腺肽能促进T细胞分化成熟,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适用于肿瘤放化疗后、慢性病毒感染等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注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
2、丙种球蛋白:含多种抗体,能快速提升体液免疫。主要用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重症感染等急症情况。静脉输注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可能引发头痛、寒战等输液反应。
3、流感疫苗:预防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每年接种。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通常2-3天自行缓解。
4、肺炎疫苗:23价多糖疫苗可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13价结合疫苗保护效果更持久。适合免疫力低下者接种,与流感疫苗间隔14天以上使用效果更佳。
5、HPV疫苗:通过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间接增强免疫防御。二价、四价、九价疫苗分别覆盖不同亚型,青春期女性接种可显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日常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锌等免疫相关营养素。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持续熬夜。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长期压力过大会抑制免疫功能。出现反复感染、伤口愈合缓慢等免疫力低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免疫功能检测。